一、農業機械的特征
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農業機械行業具有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特征。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農業機械行業相關政策
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農機行業良性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了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戰略,在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明確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
尤其是,2018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5年,農機裝備品類基本齊全,重點農機產品和關鍵零部件實現協同發展,產品質量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和技術供給基本滿足需要,農機裝備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此后,加強了對農業機械的扶持力度,給予農業機械行業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大力開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保單質押貸款、農機具和大棚設施抵押貸款業務。此外,出臺土地流轉政策,有利于土地連接成片、形成規模經營,從而能在實際農業生產中充分利用現代農業機械,提高生產效率。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農業機械行業發展現狀
1、農業機械總動力穩步增長
農業機械總動力是指主要用于農、林、牧、漁業的各種動力機械的動力總和,是衡量一個(或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持續增長,2019年度達到10.27億千瓦,同比增長2.4%。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主要農機產品產量實現增長
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統計內的拖拉機數據中,大型拖拉機產量為40020臺,同比減少1.12%;中型拖拉機產量237535臺,同比增長11.13%;小型拖拉機產量340100臺,同比增長3.13%;自走式輪式谷物收獲機產量18532臺,同比增長19.71%;玉米聯合收獲機產量22367臺,同比減少4.62%;履帶式水稻收獲機產量53969臺,同比下降19.15%。此外,半喂入水稻收獲機產量3258臺,同比增長63.23%;壓捆機產量同比增長10.68%;插秧機產量同比下降5.07%。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農業機械行業競爭格局
我國農機制造企業數量眾多,競爭激烈,市場化程度較高。國內工業規模以上農機企業數量從2011年的1832家,增加至2017年的2429家,又減少到2019年的1892家,近年來行業集中度呈逐漸上升的趨勢。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行業發展迅猛,但仍然缺少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大型農機制造企業,目前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但以中小企業居多,企業實力較弱,行業競爭格局依然呈現小而散的特點。
數據來源: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農業機械行業重點企業
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中國農機企業在高端產品領域奮力追趕,國內規模較大的農機企業包括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
1、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
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拖拉機制造廠,創建于1955年,主要從事農業機械、動力機械及其零部件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用于農業生產的全系列輪式和履帶式拖拉機及鑄鍛件、齒輪、變速箱、覆蓋件等關鍵零部件。1997年,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038.HK;2012年,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公開發行股票,股票代碼601038。
2、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2年,主要從事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公司的兩大業務板塊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械規模均位居全球前兩位。公司主要農機產品包括拖拉機、收割機、烘干機和插秧機等。2000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157;2012年,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1157.HK。
3、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新疆機械研究所,是新疆轉制的科研單位之一,主要從事農牧機械研究、設計、制造和銷售,2009年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產品包括拖拉機、耕作機械、谷物收割機、玉米收獲機、秸稈飼料收獲機等。2011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159。公司于2015年通過資產收購,進入了航空航天飛行器零部件制造業。
4、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要從事農業機械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聯合收割機、拖拉機、旋耕機、壓捆機和烘干機等。2015年,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603789。
5、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的江蘇沃得集團,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現代農業全程機械化制造商,核心產品收割機、拖拉機等,均獲得多項專利,并成為行業家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
六、農業機械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農機產品向大型化、化發展
隨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戶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同時伴隨著農戶生產作業方式的改變,農業機械朝著大型化和化的趨勢發展。其中大型化體現在發動機功率越來越高、作業工具規格越來越大等方面。以聯合收割機為例,該類產品正朝著割幅更寬、糧倉容積更大、配套動力更強、廣泛采用靜液壓動力裝置的大方向發展。與此同時,農機產品也朝著化的方向發展,具體體現為復式作業和聯合作業能力不斷增強。復式作業是指可以將幾道工序合并到一種機具上,通過一次作業完成多項任務,使機械能夠充分利用動力,減少油耗,節約勞動時間。此外,功能較多的農業機械可以在同一區域內完成對多個品種作物的作業,提高作業效率,增加用戶的綜合收益。
2、農機產品智能化、自動化、精細化能力提升
全球農機工業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操控智能化、自動化是農業機械發展的必然趨勢。高度自動化的作業機械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降低作業成本,提高駕駛員的舒適性。與此同時,為適應精細作業的需求,采用激光控制平地技術、GPS定位系統和產量傳感器的農機產品開始大量在市場上出現。上述農機產品可以對作物的產量、內在成分(如蛋白質、脂肪含量等)、在地塊中的分布情況以及病蟲害狀況進行偵測和記錄。這不僅能為高質量的農作物栽培決策提供技術支持,而且能為農場主進行耕種、施肥和植保用藥提供指導,從而實現投入產出化的效果。
3、資源節約型和環保型產品逐漸成為主流
近年來,各國愈加重視開發能夠實現農業資源利用并且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農業裝備。節能、低排放的拖拉機、土壤保護型耕作機械,節水型灌溉機械,節種型精量播種機械,節藥、低殘留的田間管理機械等產品已逐漸成為全球農業機械發展的主流。